对家住海青岛街道岗盛社区的琳琳(化名)来说,这个假期还没开始,就已经让她不想面对了。妈妈为她报了多个课外班,本想趁着假期好好放松一下的她望之色变,跟妈妈闹起了脾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琳琳一家的情况并非个例,随着暑期到来,课外辅导班火了起来,是否要报班,报多少班,让家长孩子发生不少碰撞。而在很多家庭中,爷爷奶奶也参与进来,隔代教育观的差异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暑期课外班“来袭”引发“家庭大战”
琳琳上小学三年级。临近暑假,妈妈姜女士要上班,考虑到女儿在家玩心大,也想趁假期让她多学点东西,早早为她报了英语、书法、游泳等多个课外班。没想到,引起小家伙反对,在补习班往回走的路上,闹了一路脾气,边走边抹眼泪。
社区工作人员唐晓娟看到后上前询问,娘俩叙述了事情经过,妈妈说,女儿向爷爷奶奶求助,心疼孙女的老两口提出反对意见,称暑假可以帮忙看孩子。可妈妈说,往年假期女儿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用于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可老两口却为她“打掩护”。“前车之鉴”让姜女士不敢答应,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老两口一气之下撂挑子,称若坚持让孩子假期上课,他们不接送。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下,矛盾有所缓解,妈妈答应回去后就报班的事和孩子好好沟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暑假来临,各类补习班、兴趣班“大波来袭”,孩子与家长引发矛盾的不在少数,不乏有爷爷奶奶参与进来。
在亲子两代人观点碰撞的同时,隔代教育的加入也往往让情况更加复杂化。但现在爷爷奶奶们对报班态度也大有不同,持反对意见的不在少数,赞同者亦大有人在。
观点不同特色课程日渐受宠
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培训机构,在桃源街附近一家培训机构看到,该机构打出“假期托管牌”,除了语数等课程外,还安排兴趣活动,并有特长课程供选择。一个家长说,正考虑托管。
上周六10时30分左右,黄河路附近一家培训机构门口,聚集了二三十名接孩子下课的家长。市民苍女士说,她即将上六年级的女儿是主动要求报语文和数学补习班。“期末考的挺好的,但她愿意多学些,我当然高兴。”苍女士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予以合理引导。她对部分家长强迫给孩子报班的做法不敢苟同。她说,女儿绘画班里一个同学,上课期间频繁找借口出教室一趟,“那孩子就是被家长硬逼着来学的。”
记者在“小天使俱乐部”论坛做了调查。参与调查的300余名家长中,大多数不主张报补习班,其中明确表示坚持要为孩子报补习班的只有10人左右,部分家长倾向于为孩子报体育类、音乐类等兴趣、特长班。
记者采访了从事多年课外辅导工作的李霞女士。李女士介绍,就她从业经历来看,主课的补习班不乏市场,而特色课程近些年来也日渐受宠,有培训机构推出夏令营等新颖方式,颇受家长欢迎,希望让孩子增长见识、拓展技能,并感受集体生活,锻炼独立能力。
黑石礁小学王春校长认为,对这个话题的关注,说明年轻的家长们正在反思,意识到成才发展的道路是多样化的,不希望孩子的负担太重。王校长表示,并不鼓励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是否需要额外辅导应征求孩子的意见,否则造成孩子的抗拒心理,只能是白白浪费钱,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报兴趣班,发展各方面的才艺。
小学校长说
隔代教育观念
应与父母统一
王春校长认为,不应全盘否定隔代教育的参与。一些传统的观点并不过时,但无论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父母,教育都要从孩子角度出发,不能把自己对孩子未来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也不能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应从孩子需求出发,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去进行未来规划,而不应盲目跟风。王校长表示,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孩子自由发展、思想成熟的一个过程。“但自由一定要引导、激励正确积极的一面,对于错误的爱好,例如网瘾等,一定要避免。”
同时,王校长强调,隔代教育参与的前提是,要与父母的教育观点提前达成共识,教育目标一致,不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分歧,避免造成孩子的“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