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石家庄10月11日电 (李晓伟)近年来,中国内地现实题材戏曲作品数量越来越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加强现实题材戏曲的创作,成为当下戏曲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现实戏曲创作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同时还要尊重艺术的规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理论家马也10日在石家庄表示。
作为2018中国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现实题材梆子声腔戏曲创作研讨会”10日在此间举办,多位戏曲艺术专家学者、创作者围绕戏曲的创作,发表了见解。
马也认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意义重大,没有现实题材创作,任何剧团、艺人、剧种都不能发展。他指出,现实题材戏曲的创作,必须把握时代精神,同时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避免陷入“题材决定论”。他解释道,现实题材是创作的素材,离艺术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他强调,这一过程需要创作者反复锻打、熔炼,素材才能成为戏曲精品。“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到这上面,尽管这一过程很漫长。”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冉常建认为,戏曲现代戏创作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深刻融入时代精神;二是要坚持表意主义美学原则。
在他看来,现实题材戏曲创作要具有现实关怀,体现人文精神,与新时代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的发展产生共振。创作者要对现代人的人性与情感进行深度思考,使剧中人物的成长和成功,成为中国时代发展变迁的缩影。
他同时指出,中国戏曲是表意主义戏剧,在创作现实题材戏曲作品时,要坚持表意主义戏剧美学原则,要把现实生活原貌升华到诗化的境界,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意象,通过意象的有机组合,展现耐人寻味的意境。
“戏曲现代戏正面临程式难题。”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李建平分析道,程式是戏曲塑造舞台形象的基本语汇,戏曲要求演员舞台上唱念做打每一瞬间都在程式化动作里。但用表现古代生活的旧程式表现现代生活很尴尬。虽然戏曲界做过很多努力,但现今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李建平指出,戏曲创作中可以“两条腿走路”:其一是在传统戏中,严守戏曲的美学要求,展现戏曲的古典美和程式美;其二就是大胆运用现代生活新元素,创作新的表现手法,成为基于旧有程式的新程式。
他认为,这种新程式也像旧程式那样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是在坚守旧程式的美学高度上打破常规的创新,同时也符合艺术规律的发展。
在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看来,加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需要扎根生活、扎根民众、扎根传统,同时坚持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他认为,只有做到“三个扎根”,才能避免概念化创作,真正表现广大民众的苦与乐,才能把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国气派、民族精神传承发扬好。
另外,只有坚持“三个面向”,才能使传统的艺术跟青年人有所契合,才能找到自己在世界戏曲发展格局中自己方位和坐标,让中国戏剧创作达到更高的高度,才能给人以希望。(完)
版权所有:文林影视 QQ:373363317 E-mail:373363317 @qq.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二栋二楼 渝ICP备13001765号-1 Powered by 重庆网站建设
您是本站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