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六百年历史的古代中国最高建筑等级的太庙,近百年沉淀的近代中国具象油画的经典佳作,艺术与殿堂的交融,还原了“艺术殿堂”的内涵。自“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于月初在北京太庙艺术馆开幕以来,200余件中央美术学院院藏精品吸引着社会公众走进了太庙这座焕发新生机的艺术殿堂,走近中央美术学院历代艺术家创作的鲜活艺术形象,重温记忆,感受实实在在的历史温度。
“我是在《京华时报》上看到关于展览的报道,文章里刊登了钟涵先生的《延河边上》这件作品,我是一定要来看一看的。”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的李先生是位美术爱好者,从报纸上得知有机会可以看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原作,就背着相机来到了太庙。他说,“好的展览,只要是关心艺术、喜欢艺术的人,一定不会错过。”
“我觉得这是一场为我们这些‘60后’准备的大展。”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女士是在路过劳动人民文化宫时,被展览的海报吸引进了太庙艺术馆,“一进门的那张《开国大典》就把我们带回到时代的记忆中,太多的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从上学的时候就熟悉的,这里面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共和国变革发展、时代文化沉淀的记忆”。张女士介绍自己时特别谈到,她的父母也是当年和苏联专家一起学习、工作过的知识分子,所以,她对“马训班”师生作品观看得格外仔细。
年轻人小黄更关注展览中“当代关切”这部分版块,他是通过网络看到了展讯,专门选了一个非周末的时间来安静的看看展览。在他看来,不同作品的形式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技法是最吸引他的地方。“特别喜欢这种集合了众多经典作品的大展,很吸引人。”
在“历史的温度”中,多个中国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画面和名字与公众直面相对,让记忆因为鲜活的艺术而变得温润、充实。观众中坐着轮椅驻留在《夯歌》前的曾先生尤为引人瞩目,他今年已83岁高龄,她是让老伴陪伴着专程来看展览的。“《北京日报》有篇报道写得特别吸引我,六百岁太庙里有了一个艺术馆,而这些作品就是我熟悉的中央美院的馆藏。”从事建筑行业的曾先生自1957年就在帅府园附近工作,“那时候中央美院就在校尉胡同,学校里的的展览我是都要去看的。就像《夯歌》,在几十年前我就在美院的展览上看过。隔了这么多年,又看到这件作品,还有这么多作品一次都展出来,太难得了!”耄耋之年的曾先生希望展览能持续时间更长一些,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重温那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代表作。
“很快就是‘十一’黄金周,我们估计每天将会有2万到3万的全国各地游客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届时,将会有更多的观众走进太庙艺术馆感受这些经典。” 据太庙艺术馆负责的同志介绍说,审视经典,重温记忆,“历史的温度”大展让精品艺术与大众情怀交织,与每一位观众属于自己的记忆交融,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为公众留存的历史的温度。
宣传部 徐新立 赵晶 /文
宣传部 徐新立/图编
2015年9月25日
版权所有:文林影视 QQ:373363317 E-mail:373363317 @qq.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二栋二楼 渝ICP备13001765号-1 Powered by 重庆网站建设
您是本站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