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0日)是教师节,我们一起来重温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卫兴华的故事。
9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93岁的高铭暄以“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好老师和‘大先生’为主题作讲座,精彩的内容让现场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1953年,研究生毕业的高铭暄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法律领域的建设同样如此。1954年,包括刑法在内的多部法律起草工作陆续被提上日程。26岁的高铭暄进入了《刑法》起草班子,25年间,高铭暄和刑法起草班子的成员共起草了38稿《刑法》草案。
1979年7月1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此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刑法典的历史。此后的40年,中国历次刑法修正案的讨论,高铭暄都参与见证。与此同时,他始终钟情着三尺讲台,1984年,他成为中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己培养刑法学博士的历史。
在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另外一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人民教育家”卫兴华。1925年,卫兴华出生于山西五台县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他投身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后,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任教。
《资本论》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更是他理论思想的源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卫兴华提出应该利用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突破性地提出了商品生产的概念。70年代末,针对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他又撰写多篇文章澄清概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晚年间,他仍然笔耕不辍,几乎每年都有论著问世。作为我国《资本论》的研究权威,用理论破解实际问题是卫兴华一生的追求。
(转载自央视网)
版权所有:文林影视 QQ:373363317 E-mail:373363317 @qq.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二栋二楼 渝ICP备13001765号-1 Powered by 重庆网站建设
您是本站 位访问者